甘肃东乡经济开发区 总体发展思路与产业发展规划

甘肃东乡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1年6月。2003年1月被省上列为全省乡镇企业示范区。2003年下半年以来,按照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的审核原则和标准》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了申请保留开发区工作。2006年5月国家发改委37号《公告》列为省级开发区,同年12月,省政府以甘政函(2006)97号批复为省级开发区,名称确定为甘肃东乡经济开发区。2018年2月26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的2018年第4号公告中,公布甘肃东乡经济开发区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经过多年的发展,东乡经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现已发展成为临夏州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乡县工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和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发展势头良好。

新时期,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甘肃省绿色崛起战略、十大生态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东乡县迎来了突破发展的机遇叠加期,以园区为龙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绿色生态创新发展成为必然。

根据省委办省政府办《印发<关于全省工业集中区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甘办发〔2016〕2 号)、省政府办《关于促进工业集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7〕157 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开发区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09〕44号)以及甘肃省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相关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积极对接国土空间规划和临夏州产业发展布局,特编制《甘肃东乡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1-2035)》,作为指导园区未来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力争将甘肃东乡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开发区办公楼2.png

一、发展定位

(一)发展思路

抢抓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政策窗口期,以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依托东乡县产业基础条件,认真研究国家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紧盯国务院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省上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和交通水利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机遇,全面加强项目的精准谋划和储备论证,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州的计划,以完善产业链和强化产业集群为重要抓手,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总体思路,不断促进工业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注重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合理配置要素资源,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依赖向科技支撑,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

(二)总体定位

综合考虑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趋势,结合东乡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基础及区域发展环境,依托东乡及周边的资源条件,确定甘肃东乡经济开发区总体定位为:

(1)兰州都市圈南部重要的制造业节点;

(2)沿洮河经济带重要的高质量发展创新区;

(3)东乡县特色民俗风情旅游展示区;

(4)区域商贸物流节点和东乡县商贸物流中心。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规划期内,围绕建设一园三区三区指制造业和服务片区、农副食品片区和文化旅游片区)的总体发展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规模质量,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新材料(新型建材)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为主导,配套发展绿色肉制品加工和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的3+2产业体系。努力把甘肃东乡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更加开放、更具吸引力,综合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的现代化经济示范园区。

(二)经济目标

十四五末,工业集中区培育骨干企业30家以上,亿元企业达到5家以上,规上企业占比达到50%以上,有效促进投资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形成形成以10亿元企业为龙头、亿元企业为基础的龙头骨干企业群,上下游、前后端贯通一体的新型工业发展体系,确立十四五末将东乡经开区打造为35亿级园区(园区工业总产值)、10亿级产业链1批亿元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工业增加值约1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

至2035年规划期末,实现工业增加值约3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加率到7%以上。

(三)社会目标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严格落实节约用地政策,开发区用地均纳入全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范畴,对新引进的工业项目、在建工业项目、投产企业及投产企业的改扩建项目,需符合经济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入园企业投资强度不低于60万元/亩。对开发区内的未利用地等土地通过治理进行开发利用;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做到土地利用率最大化。

科技创新及进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实现传统产业现代化、新型产业高端化、科技成果产业化,至规划期末,基本形成以兰亚铝业、嘉鑫钢结构等为代表的新材料龙头企业、一批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研发投入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稳定研发活动的比例达到50%以上。

投资环境优化:按照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籍招商的思路,采取以小分队的形式、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开发区作为全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各类企业向开发区集中,发挥聚集效应。向社会公开出让已破产关闭的开发区内企业用地,盘活土地资产,发挥好开发区对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引进民间投资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营造良好投资创业环境。

(四)环境目标

至十四五末,开发区单位生产总值资源消耗水平、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全省指标要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3%,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万元GDP能耗和水耗均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左右。

至2035年,开发区全部达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10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万元GDP能耗、水耗水平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达到GB3838-2002III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达到GB/T148482017III类标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基本实现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COD 排放量指标达到当期同级别、同类中上等水平以上。

三、发展规模

(一)人口规模

根据经开区总体发展规划,东乡经济开发区可分为一园三区。

其中区块一位于达板镇达板村、陈家村、舀水村、红柳村和红庄村等行政村,为制造业和服务片区,人口预测采用现状村庄自然增长人口和制造业吸引人口之和。依据自然增长率计算,区块一人口为1.26万人,制造业吸引的总人口规模为2.0万人,区块一总人口为3.26万人。

区块二位于达板镇黑石山村,为农副食品片区,规划园区工业用地约87.55公顷,借鉴国内已建开发区类似指标,工业用地取35人/公顷,则容纳总就业人口为0.31万人。

区块三位于达板镇甘家村、崔家村、下科妥村和上科妥村等行政村,为文化旅游片区,规划常住人口3.4万人。

小结:东乡经济开发区总人口为一园三区总人口,约为6.97万人。

(二)用地规模

根据经开区总体发展规划,东乡经济开发区可分为一园三区,总面积为921.55公顷,其中:

区块一:制造业和服务片区,规划面积505.13公顷;

区块二:农副食品片区,规划面积130.61公顷;

区块三:文化旅游片区,规划面积285.81公顷。

四、发展策略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开发区范围南侧为黄土山梁和沟壑,地形复杂,坡度较大,北侧为洮河,开发区位于洮河河流沿岸的河谷川地。本次规划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山体、河流沟渠等生态敏感区,对已经受到破坏的山体、水体等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同时,开发区建设以低影响开发为前提,建设项目不得改变水体蓝线,不削山造地,不对现有水体、山体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通过环境的生态化、工业链的配套化、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及水利用循环化实现工业园区建设的生态化。

(二)交通提升,协同发展

外联:积极对接永井高速、安临一级公路和S230何家湾大桥至达板公路等重要经济通道,加快建设提升现状X372、折红路等重要区域道路,促进开发区南北向、东西向交通与周边区域进行快速连接,融入区域交通发展大格局。

内通:在开发区现有道路交通条件的基础上,按照经济开发区建设标准,新建、升级改造现状道路、村庄道路等,并配套完善的道路基础设施,形成通畅便捷的开发区内部道路交通体系。

(三)创新驱动,动能转换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着力重点。工业园区要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承载能力,发挥创新对产业发展的主推作用,切实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挖掘技术潜力,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现有产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以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为支撑,激发产业内部的自生动力,强化产业基础,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其次,在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及新兴领域,加大投入与培育力度,优先推动一些有助于增长阶段转换、新增长动能形成的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产业协作,产城融合

工业化与城镇化密切相关,相互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正加快推进,工业园区作为推动经济的支撑区,对城镇化的推动力显著。东乡经开区应深入落实与达板镇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统筹软硬环境建设,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改革发展创新之路。

五、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选择思路

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以不破坏自然生态和不污染人居环境为前提,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开放开发为动力,把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和骨干龙头企业作为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按照立足主业、形成集群、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的路线,从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出发,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思路。

通过对区域政策定位导向、产业发展热点导向、现状资源优势导向、科技创新能力、地均产出效率等进行分析,结合产业特征、市场情况、行业环境、政策环境,按照符合生态文明理念、高质量发展要求,综合确定园区产业定位:

以新材料(新型建材)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的4大产业体系。

区块一:制造业和服务片区,建成以新材料(新型建材)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商贸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生态友好型循环经济园区。

区块二:农副食品片区,建成以农副食品(绿色肉制品)为主导的生态友好型工业园区。

区块三:文化旅游片区,建成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友好型工业园区。

(二)四大产业体系

1.新材料(新型建材)产业

(1)发展基础

园区现有新材料产业以建材产业为主导,目前已初具规模。从其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其产品目前还处于资源导向型阶段,与其它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不足,产业链链条较短,新材料、新技术使用较少,产品附加值较低,核心技术竞争力不强,目前还处于产业发展初级阶段。依托园区现有的建材产业基础,积极壮大培育新材料产业,积极打造兰州市与临夏州的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

(2)发展趋势

趋势一:利用环保材料发展建材

陈旧的建筑材料及建材生产方式,由于给环境及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重大影响,因此逐渐被市场所淘汰,人们对绿色环保型建材产品的需求在与日剧增。建材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主管部门,要强化合作,严格制定、落实新型建材纳入建筑应用于的规程和管理办法切实解决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过程中科研、生产、建筑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颁布比较成熟的新型建材及制品设计、应用、推广产品目录部分产品可考虑实行生产许可证等,促进环境友好型建材市场的发展。

趋势二:建材产业服务化转型

在建材产业价值链中,水泥、玻璃、陶瓷等大宗建材产品的利润率最低,从价值低谷一方面向上游的建材装备及工程、环保装备、新型建筑材料研发领域延伸,另一方面向下游的标准部件、集成方案服务、利废协同处置、检验认证及第三方技术服务延伸。建材企业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型生产,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格子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高效创新的一种制造模式。

趋势三: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成为下一步发展方向

现阶段,我国多数新型建材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上,且其现已出现产能过剩、市场增长放缓的现象。而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端领域产品由于数量较少,竞争相对平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建材行业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缺乏科技投入、技术创新不足,从而影响了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3)发展思路

按照循环化和绿色化的发展方向,改造提升新材料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推动新型建材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坚持节能环保发展模式,加快发展绿色装配式建材,积极发展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墙体材料、建筑防水材料、特殊钢构、装饰板材等绿色节能新型建材,增强区域市场保障能力,建成临夏州重要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4)发展重点

新型建筑材料包含了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以及建筑装修材料。在相关性能研究方面,新型建筑材料在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耐腐蚀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东乡经开区现状企业中,建材加工类主要为钢化玻璃、夹胶玻璃、中空玻璃、塑料薄膜、管材生产、三角屋架等。这些加工类别从功能上划分,可以分为:装饰性材料、保温性材料、幕墙材料、密封材料以及防水材料等;从材质上划分:可分为水泥材料、玻璃材料、木材、钢材、塑料以及其他各种辅助五金、非金属材料等。当前使用的新型材料有多种,如墙体材料中的砖块、保温材料中的矿棉板和玻璃棉、防水材料中的卷材和涂料、防水材料中的卷材和涂料、高分子复合材料、装饰材料以及新型RPC 混凝土等。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较,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使其强度增高、重量减轻、节能功能更加强大、更加符合我国基本国策。

东乡经济开发区以循环发展为主导,以延长产业链为重点,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线,通过节能、降耗、环保、生态保护等措施淘汰落后,依托周边丰富的矿产品资源和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强化产业间有机联系,做大做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轻质高强、保温防火、节能利废等多功能复合一体化的新型墙体材料;加快发展隔热防火性能良好的建筑保温体系和材料,积极发展烧结空心制品、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轻集料混凝土自保温砌块、轻质无机外墙保温材料、多功能复合一体化墙体材料等新型建材;大力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石膏、建筑垃圾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加快粘土烧结制品企业的升级改造,推广大断面隧道窑、节能变频技术、窑炉余热利用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构建粉煤灰矿渣免烧砖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链。开发环保型涂料、防水、密封、隔音等装饰装修材料,利用镁合金、PVC等资源,着力开发各种镁塑管道、塑钢门窗、镁铝合金框架、镁铝合金吊顶等装饰材料;利用PVC资源,着力开发水暖管材及各种家装、工装饰品;推动集中新型建材产业由3.0向4.0提升,适应市场需求,发展以大型多功能复合墙板、楼板、地面、屋面,大型箱梁、钢筒混凝土管道、管廊、隧道等建筑部品部件,以及模块化或整体式房屋、3D打印材料等为主的工厂化装配式建筑。

2.农副食品加工

(1)发展基础

园区现状依托达板面粉厂、东乡县东达面粉厂等龙头企业发展食品加工,同时,新引进了方大白泉马铃薯深加工项目、进祥粮油、金银花健康产业园项目和藜麦深加工厂等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整体来看,园区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处于积极扩张阶段,发展势头较好。

同时,东乡县农畜产品产量高、质量好、种类多,为东乡经开区发展食品加工业提供了原料基础。尤其东乡手抓羊肉驰名中外,东乡县养羊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羊存栏数占到全州羊存栏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近年来,东乡县注重产业链条延伸,加快羊产业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实现了百万只羊产业大县目标,羊产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

(2)发展趋势

我国土地幅员辽阔,自然农业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强国,在未来对农副产品的发展拥有无限的憧憬。目前,我国在一些方面是远超过发达国家水平的,就是食物的储藏和果蔬产后损耗率,但是这一点并不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我们自然的产值和产后的产值的比例仅为1:0.38,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和高档产品都很少,所以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在未来,一些技术譬如冷冻干燥、微波干燥、超高压灭菌、远红外加热、无损检测、超临界流通萃取技术等最新的高超技术将广发应用于农副产品加工行业,食品深加工将会逐渐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3)发展思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年提升,食品安全绿色食品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绿色食品有机农副产品作为人们普遍承认的放心食品,在许多一线城市居民的餐桌上已经随时可见,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依托临夏州和东乡县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基础,积极承接食品工业出城入园等机遇,立足于自身区域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安全健康食品、营养方便食品、休闲养生食品、功能保健食品等食品制造业。

同时,应充分发挥东乡县传统畜牧养殖优势,坚持饲草种植+畜牧养殖+有机肥料的循环模式,在区块二的黑石山片区建设绿色肉制品加工生产基地,配套完善冷链物流、品牌培育、市场营销、资源化利用等,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智慧养殖,构建全州现代养殖产业体系,将东乡县打造成为肉羊品牌的领跑者、甘肃省重要的绿色肉制品生产基地,兰州都市圈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4)发展重点

①安全健康食品

发展天然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的健康性食品,开发其口味多元化、融合化,样式多样化、小型化、个性化,品类细化、系列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等。

②功能保健食品

发展具有预防疾病或有助于病后康复等调节人体功能的功能性食品和中老年妇女保健性食品、婴幼儿特殊膳食食品及临床病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引导产品向优质型、保健型和功能型方向转化,以满足中产阶层、年轻人和老年人三类人群的消费产品需求。

③绿色肉制品

建设肉羊、肉牛等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充分利用牛羊肉的优势,积极培育发展和引进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牛羊肉为重点,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加快畜产品深度开发,重点发展保鲜肉、分割肉等系列畜产品,形成品种多样、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的牛羊肉及副产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转变传统肉食生产观念,提高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和附加值,扩大冷链加工、小包装部位加工和半成品加工的绿色肉制品。

3.商贸物流业

(1)发展思路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应充分发挥东乡经开区紧邻兰州市的区位优势和兰海高速、永井高速、安临一级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交汇的通道优势,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重点发展以现代商贸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中介服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完善社区服务业,发展餐饮、休闲、娱乐、教育等为主消费性服务业,打造满足宜业宜居的现代生活服务平台;加快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构筑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打造兰州向西发展的现代化冷链物流、商贸物流聚集区。

(2)发展重点

①打造大型商贸物流市场

依托东乡县牛羊肉、马铃薯等特色产业优势和文化旅游产业潜力优势,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地区的经贸、技术、产业和人文交流合作,发展仓储配送业务,构建向东承接产业转移、向西扩大开放合作的开放高地,进一步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能力。同时,依托东乡县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机遇,加快东乡农特产品走出去。建设东乡达板物流园综合运营中心,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的商贸物流格局。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园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推动沿洮河经济带发展。

②打造冷链物流体系

结合一带一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建立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配送、仓储、销售等环节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建设产地预冷集配中心、产地低温加工仓储设施、冰鲜水产品综合冷库、冷链物流园区,支持冷链共同配送、购置冷链物流运输车辆、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体系。

以东乡县牛羊肉、马铃薯等特色产业为支撑,依托永井高速、安临一级公路建设的交通便利条件和区位优势,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实施以冷链物流为主导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园区的加工制造和商贸物流业体系。

③建立县域农产品物流大数据平台

引进外部资本,立足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物流智慧管理平台,以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物流资源和信息主要集中区为载体,搭建东乡县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打造功能齐全、智慧互联的一站式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网络,推动农产品物流大数据中心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系统对接,与国内外农产品流通网站友情链接,实现县内物流信息共享,与实体经济联动发展,促进农工商结合、物商融合、商商联合发展,创新发展运输配载、跟踪追溯、库存监控、数据分析、信用评价等各类专业化、特色化增值服务,切实提升东乡县农产品物流效率。

④加快园区企业信息化建设

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开展企业上云计划,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建设服务东乡面向临夏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通过汇聚、处理、分析、共享和应用各类工业数据资源,推动东乡县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数据流通共享,实现对县内工业领域各类资源的统筹管理和调配,充分发挥工业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和分配的能力,加速工业企业流程再造、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极大地激发生产力乘数效应,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数字经济新生态。

4.文化旅游产业

(1)发展趋势

2018年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哈镇板桥村联合举办三区三州旅游扶贫对接活动。对接活动上,国家旅游局提出了规划帮扶、智力帮扶、宣传推广帮扶、金融帮扶、产品帮扶五大类帮扶措施。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全长约1.1 万公里,以三区三州所在青藏高原区为核心,串联了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唐蕃古道等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情并重的传统路线,以及新藏公路、珠穆朗玛峰、三江并流等高海拔旅行的极限体验和多元民族历史文化线路。

东乡县作为临夏州的重点扶贫目标,达板特色小镇的建设可借力使力,加强旅游资源建设,深度融入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成为西北旅游大环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2)发展思路

依托兰西城市群的发展建设,利用东乡特色美食,结合自然水景、山景、田景,引入大型文旅项目,建设成为集休闲、体验、游乐、旅居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游乐康养旅居特色小镇,形成兰州市近郊度假休闲体验目的地。同时,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与农林、工业、体育、商贸、康养等相关产业真融实促。培育多元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强化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升全民旅游服务意识和旅游从业者服务技能,加强宣传推介,打响叫亮花儿临夏 在河之州的整体旅游品牌形象。

(3)发展重点

①打造临夏普乐方五色谷文化旅游度假区

该项目以城市IP东尕为核心;融入国家旅游大环线,以甘肃及周边全年龄层本地游客为客流保底,以外省家庭游客为目标,打造区域旅游集散地;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互娱项目运营,以主题商业为代表的度假区商业运营,以度假区社区平台为基础的智慧社区运营;旅游度假区全新开发主题社区化运营模式,创新打造度假区虚拟社区数据平台系统。以主题社区化运营为度假村整体数据管理平台的底层系统逻辑,融合文旅项目、主题商业、酒店住宅的运营数据,实行包括结算系统在内的集成数据管理。度假区按照城市IP设定创建虚拟社区,植入大量线上IP探秘、冒险、闯关游戏,并将其与线下娱乐体验活动、主题商业活动、民族特色加工等地域活动相结合,打通现实和虚拟的互动屏障,形成完整的线上线下互动体验模式。助力城镇经济产业融合发展。在主题度假社区里,所有到访游客都被纳入主题社区居民的服务架构中,以虚拟社区居民身份参与社区活动,享受社区福利,获得社区荣誉,成为真正的主题度假区社区居民。

②旅游+工业

构建工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主动融入县域旅游产业布局,挖掘产业发展内涵,开发科普教育、会展观光等衍生产业,将区域内景点有机串联,设计工业旅游新模式,重点依托开发区工业园区,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工业景观风貌,开启工业旅游新体验。

开发区处于达板镇洮河谷地,洮河穿城而过,是开发区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优势,开发区规划建设应充分吸纳产河、城、人、景相融合的思路,一方面,通过合理设置企业入驻门槛,防治有污染的企业进入,构建和延长产业链,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保护县城及周边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开启工业参观、展览、教育、体验等工业旅游活动,将企业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提高开发区及区内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打响旅游品牌,引导鼓励一批企业建立观光区域、体验区域,探索工业旅游中的东乡特色

(三)产业空间布局

1.制造业和服务片区

区块一作为制造业和服务片区,主要发展新材料(新型建材)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商贸物流业。

开发区功能结构规划图(区块一)55%.jpg

图1:制造业和服务业片区产业布局规划图

2.农副食品片区

区块二作为农副食品片区,主要发展农副食品(绿色肉制品)加工业。

3.文化旅游片区

区块三作为文化旅游片区,主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开发区功能结构规划图(区块二区块三)80%.jpg

图2:农副食品片区与文化旅游片区产业布局规划图


联系电话:0930-7172488
联系邮箱:gsdxjkq@163.com
联系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后续产业园
走进开发区
工作动态
招商引资
通知公告
党建专栏
企业申请入驻园区 台账信息
开发区微信
服务号